和畅堂路的记忆:

在古城绍兴市区解放路与环城西南路交接口有一条叫和畅堂的小路。“和畅”是取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惠风和畅”之意,这条路上还有一座名为“和畅堂”的古居,是“鉴湖女侠”秋瑾的故居。

四十年前,当中国的改革开放刚刚拉开帷幕,绍兴教育界有一位年近古稀的老教育家、民盟盟员——邵鸿书先生,敏锐地观察到国家的对外经济对实用性外语人才的巨大需求。19808月,在绍兴地委统战部的指导和政协支持下,由邵鸿书先生倡议并主持,在绍兴六中和树人中学分别开办的两个外语夜校补习班(绍兴六中的英语补习班,树人中学的日语补习班),于19813月,由绍兴市政协牵头,绍兴市民革、民盟、农工、民建四个民主党派地方组织出面,民盟绍兴地区委员会具体负责申请,将两个外语夜校补习班合并,经绍兴县革委会[1981]125号文件批准,更名为“绍兴越秀外国语补习学校”。

邵老先生之所以将学校命名为“越秀”,其意是要为“越州”(古越绍兴之称)培养“俊秀”(优秀人才)。

1981526日,越秀外国语补习学校向绍兴县教育局提出报告,要求将外语补习学校升格为全日制外语职业高中,并更名为“绍兴越秀外国语学校”。

在时任绍兴地区教委主任王晓梅和绍兴县教育局局长滕伟石等领导的支持下,198161日,绍兴县教育局发文、地区教委备案,批准在绍兴越秀外国语补习学校基础上,成立绍兴越秀外国语学校,明确学校行政由民盟绍兴地区委员会领导,业务由绍兴县教育局指导。学校成立校务委员会,协商决定重大事项。

越秀创办伊始,由时任农工民主党绍兴地区主委钱康龄担任学校首任校长,时任绍兴六中校长舒青淼任副校长,邵鸿书先生为顾问。

至此,绍兴第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的全日制公助民办外国语职业高中在古越大地上诞生了。

此后经过了五年时间的努力,于19869月,越秀在和畅堂这条小路的尽头,一块仅8.7亩叫花瓶塘的地块上,有了越秀自己的校园——绍兴越秀外国语学校和畅堂校区。

在民盟盟员、现任学校副校长单胜江的回忆文章中,是这样描述邵老先生在越秀办学初期那种锲而不舍的“越秀精神”的,他(邵老先生)“拿着一根油条,拖着不灵的腿脚,坐着三轮车奔走呼吁数“。

越秀在1986年至2000年的和畅堂校区14年办学历程中,尽管当时学校还是中职办学层次,学校的规模也很小,每年招生数不过一二百人,办学的条件十分艰苦,不到十亩的校园面积,二三幢小木楼和一块巴掌大的运动场,但是这一时期越秀开创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质量和特有的校园文化,奠定了后来越秀发展的基础,在时任绍兴市副市长、民盟主委李露儿女士为《情系越秀》一书所作的序中,是这样归纳越秀的办学精神的,“岁月变迁,薪火相传。在越秀新校建设者的足迹里,我们依然能看到邵老的身影,听到邵老的的声音。三十多年来播下的种子,已经在越州大地上生育、成长、开花、结果。”

越秀四十年来培育成长,已经开花和结果的种子就是硕果累累的校友们,毕业后在国家建设和服务社会的岗位上成长发展,报效国家的真实反映,和畅堂上的花瓶塘畔也给越秀的校友们留下了魂牵梦萦的美好回忆。

19816月,经绍兴地区教委批准,绍兴越秀外国语学校成立,成为绍兴第一所全日制职业高中。图为越秀在绍兴六中的教学点校门

1986年,越秀和畅堂校区建成时,有个校门(中间的老者为邵鸿书先生,这年他已76岁高龄)。校门上的“稽山青嶂叠、镜水碧流长”对联和“越州俊秀”横批,为时任绍兴地区外办副主任、兰亭书会副会长、绍兴书法家许宋奎先生所书


1985年邵鸿书先生(右2)、魏风江校长(右1)在未全部完工的和畅堂校区的合影

19837月绍兴越秀外国语学校的首届毕业班师生合影(背景还是绍兴六中的校舍)

19867月绍兴越秀外国语学校84级高职毕业班师生合影

19947月绍兴越秀外国语学校91中专、92职高班毕业师生合影

19868月越秀和畅堂校区校舍建成,当时的校园的占地面积为4


19869月越秀和畅堂新校舍落成典礼(主持典礼的站立者为邵老先生)

1991615日绍兴越秀外国语学校建校十周年庆祝会

19916月越秀建校十周年的和畅堂校区

1991年越秀的课堂教学

199661日越秀建校十五周年的庆祝.

19975月,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盟中央名誉主席费孝通(前排中1)在绍兴市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了越秀并与绍兴市委副书记陈章方(前排左1)和民盟市委的干部合影



Design BY : WEETOP

扫一扫关注校友